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
|
2019世園會黑龍江展園收獲贊美 ,“龍江印象”耐人尋味!
黑龍江展覽網 2019年11月25日 09:40 點擊:652
將這篇文章收藏到:
|
|
錦繡龍江路 多彩龍江情
導讀
為期5個多月的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9日閉幕。這是展出規模最大、參展國家最多的一屆A1類世界園藝博覽會,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近千萬人次參觀。
我省共有119個(項)展品(展區)參加北京世園會展品評審,其中,我省切花類、盆栽花卉類、壓花等11項參評展品具有新品種自主知識產權和批量生產能力,獲得特等獎7項,金獎17項,銀獎31項,銅獎和優秀作品獎62項。
在世園會上留下“龍江印記”,生態龍江,和諧自然。
設計單位
易蘭規劃設計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01
黑龍江特色風貌
黑龍江省是中國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這里地域遼闊、四季分明、文化厚重、物產豐富,連綿起伏的自然山林及星羅棋布的湖泊泡沼構成了黑山白水的壯美景色,交織著燦爛鮮明的特色文化。這里有大小興安嶺、張廣才嶺等多重山脈,森林覆蓋率達43.6%,林海幽靜,空氣清新;這里坐擁黑龍江、烏蘇里江兩大界江,并分布著640個大大小小的湖泊,滄桑壯闊,精致秀美;這里的434萬公頃濕地種類多樣、風貌獨特,盡展自然的樂趣;這里的火山擁有70萬年歷史,層巒毗鄰,雄偉壯觀,成為黑龍江省獨特的國家公園。
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外,豐饒的農業和漁業文明也是大美龍江的重要構成元素。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黑龍江省以綠色、標準、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及廣袤、樸實、無污染的農田風光聞名全國。省境內廣袤的森林涵養著江河上游的水源,水域分布廣泛,類型齊全,適合漁業生產。豐富的產業資源與宜人的四季清爽氣候,構成了綠色龍江的新名片。
大美龍江之山嶺、水系及濕地、火山地貌
02
黑龍江展園設計概況
2019北京世園會黑龍江展園位于主入口西側的中華園藝展示區內,占地約2000平方米,入口位于場地東側景觀路。展園為園區主路環繞,南側為遼寧園與吉林園。展園取材于黑龍江獨特的自然地貌,以山林、江河與火山作為設計本源,以講述小興安嶺故事的“森林樹屋”、捕捉烏蘇里江捕魚撒網瞬間的“漁舟江歌”和隱喻火山湖泊地貌的“五大連池”作為展園獨特的景觀主題。在景觀敘事的過程中,展園設計注重表現木建筑和鋼結構等先進的地域建構技術,并通過展示豐富的園藝品種,以及姿態優美的鄉土樹種,展示龍江景觀風貌特色。
展園整體設計既體現了自然元素的生態理念,也容納了景觀設計的人文表達。設計師通過場景化的設計語言,創造邊疆驛站、漁舟江歌、火山水鏡等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將龍江的春花夏草、秋色冬意多彩故事展現在世界各地的游客面前。
黑龍江展園平面圖
黑龍江展園鳥瞰圖
2019北京世園會展園鳥瞰圖
黑龍江展園為距離中國館主立面最近的展園
03
黑龍江展園整體布局
本園的空間布局體現了當地“黑山白水”特色。利用微地形營造三面圍合,中間開敞的空間關系。園區西南角為制高點,輔以高聳豎線條的油松,叢生元寶楓等植物,寓意小興安嶺茂密的原始森林。東部為體現烏蘇里江,五大連池等自然景觀,同時融入人們撒網捕魚等生活場景的"漁舟江歌"!而中間開闊地代表了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以中東鐵路為寓意的園路串聯起各大節點!
黑龍江展園鳥瞰圖
04
黑龍江展園景點介紹
“森林樹屋”通過對傳統民居建筑的特色改造設計,展示了龍江生態居所的綠色環境;“漁舟江歌”運用新型鋼結構網廊亦動亦靜的特點,定格了邊境界江上的勤勞身影;“五大連池”結合微縮景觀,展現了歲月沉積的獨特地貌。
“森林樹屋”
█ 森林樹屋
“森林樹屋”的設計以黑龍江木骨架建筑和游牧民居為形態原型,展示小興安嶺的綠色人居環境。作為中國的“紅松故鄉”,小興安嶺縱貫于黑龍江省中北部,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是國家重點用材林基地。當地的傳統建筑多就地取材,以木骨架為承重結構,圍合出上覆木質坡屋頂的原木棲居空間。作為游牧民居代表,“撮羅子”(名意為“用木桿搭起的尖頂屋”)的尖屋頂形態是其最主要的建筑特征。
“森林樹屋”是位于展園內的蜿蜒起伏的地形之上的森林棲所,從外形及結構看,樹屋結合了傳統民居的鋼結構骨架以及撮羅子的尖屋頂形態,營造出挺拔銳利的屋脊線條,延展了興安嶺地區的環境特色。從功能及空間看,樹屋為展園室內展示空間,建筑一層為管理住房,二層為主要展示空間,具備一個展廊和兩個展廳。展廊由兩側由直通二層的“鐵軌步道”連通。從屋頂傾瀉而下的自然光線營造出明亮自然的室內空間,建筑開窗的位置與室外景觀對應,一側遙望“五大連池”,一處框景一間密林,將龍江美景盡收眼底。從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上看,樹屋處于黑龍江展園的重心位置,形式尖銳出挑,體量控制全園,成為游客的目光焦點。依托背景密林,位于林冠層的小樹屋錯落有致,樹屋周圍的“鳥巢”為鳥類提供了生態棲所,表達了人鳥和諧共生的龍江生態。由于黑龍江園位于緊鄰園區主軸線這一得天獨厚地理位置,樹屋形態可與遠處世園會主體建筑——中國館的巢居木屋脊形態遙相呼應,借中國館之景于園內,巧妙而和諧。
樹屋建筑結構取自黑龍江民居
“森林樹屋”建筑骨架
樹屋室內框景效果圖
樹屋室內框景
█ 漁舟江歌
烏蘇里江是位于黑龍江南岸中俄邊境上的一條重要界河,烏蘇里江盛產大馬哈魚、鰱魚、白魚、“三花五羅”等八十多種魚類。從西周時代起人們就開始狩獵捕魚,繁衍生息,繁盛的捕魚業滋養著兩岸各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捕魚文化。
展園內一組以“烏蘇里船歌”為主題的白色金屬構筑物,營造了漁民撒網捕魚的瞬間。清晨的朝霞染紅了江面,勤勞的龍江漁民往來拉網,船歌嘹亮。隨著陣陣號響,漁網好似朵朵白蓮盛開在流光溢彩的烏蘇里江上。漁民們有條不紊,會者不忙,為美麗的漁港增添了一道新的勞動樂章。該構筑物用白色的網廊指代漁網,彩色半透明亮片隱喻豐富的烏蘇里江,生動地表達了龍江燦爛的漁業文化。
同時,網廊運用了新型鋼結構體系創造出了自由變化的景觀空間,該體系具有結構穩定、模數工整、拆裝方便等特點,展示出獨特的結構美和韻律美。除了漁網的意向外,六邊形的白色網廊還隱喻了“雪花”的形態意象,輔以園藝化表達的植物花船,共同創造出獨具龍江特色的空間景觀體驗。
烏蘇里江捕魚撒網瞬間
“烏蘇里船歌”白色鋼結構網廊效果圖
“烏蘇里船歌”白色鋼結構網廊實景圖
█ 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位于黑龍江訥漠爾河支流——白河的上游,因火山噴發出的熔巖漿堵塞住了白河故道,形成了五個串珠狀的火山堰塞湖群,波波相映、池池相連。五大連池景區具有龍江特有的堰塞湖和火山巖地貌景觀,地貌奇特,物種豐富,是中國第一個火山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上研究物種適應和生物群落演化的最佳地區。
在展園內,設計師運用冰面和火山石等特殊材料創意詮釋了湖泊火山獨特地貌。冰面邊緣蜿蜒曲折,模仿了五大連池星羅棋布的湖泊線條,火山石布置以小見大,隱喻了五大連池層巒毗鄰的火山意向。游客游覽其中,上有烏蘇里船歌舒展形態的鋼結構小品,下有五大連池大地肌理的冰面,帶來猶如穿梭于山水洞穴之間的奇妙體驗。
同時,設計巧妙地結合了可持續的雨水管理方式,在有限的展園內體現了多層次的設計內涵。起伏的地形為雨水管理提供了條件,低洼的雨水花園形成彈性的親水空間,表達了自然理念與人文表達的多層次設計內涵,切合了“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的世園會主題,為游客展示了多姿多彩、綠色宜居的黑龍江。
五大連池火山水池地貌
展園五大連池景觀
05
特色種植
種植設計遵循場地豎向變化,四周輔以高大的植物圍合空間及屏蔽外部干擾。場地西南角樹屋背景為十米高的常綠油松純林,樹屋與孤植的水曲柳緊密貼合,寓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場地四周搭配春花秋葉植物,:以花期為4月底的丁香為骨干花灌木,其不僅為哈爾濱市市花,同時怒放的花朵和沁人的芳香也烘托了開幕的氛圍;樹種上考慮到日后的長久維護,故選用延慶本地能完全適應,同時也能體現東北五彩山林特特色的茶條槭、水曲柳、擰筋槭等秋葉樹種。
黑龍江展園內花境
本屆北京世園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不僅是植物的盛會,也是科技和人文交流的盛會。世園會期間,我省積極利用這一世界級平臺舉辦“黑龍江省日”活動,以“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理念,開展形象推介和旅游推廣,充分展現了黑龍江地域特色和產業優勢。
由省政府主辦,省農業農村廳承辦,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貿促會、省林業草原局、省財政廳、省農科院協辦的“黑龍江省日”活動,組織全省530多家黑龍江綠色、特色農產品企業,20多個旅游風光景點(線路)推介,開展3場文藝演出和6場相關產業經貿洽談和綠色農產品推介活動,宣傳我省綠色農產品產業的優勢,推介森林頤養、冰雪游樂、生態旅游資源,開展園林、園藝、綠色農產品加工等招商,全方位展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農林產業建設、旅游貿易的豐碩成果!褒埥G”(綠色農產品、綠色大森林)和“龍江白”(冰雪、大米)在世園會廣受贊譽。
我省共有119個(項)展品(展區)參加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展品評審,獲得特等獎7項,金獎17項,銀獎31項,銅獎和優秀作品獎62項。
|
|